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
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
野徑云俱黑,江船火獨明。
曉看紅濕處,花重錦官城。
——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寥寥數字道盡杜甫對成都的喜愛之情
成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
自然風光早已深深融入歷史、人文的精神
成都之于文人
不僅僅是躲避戰亂與多舛命運的避風港
更是成就其詩才與文名的福地
甚至成了不能忘懷的精神故鄉
從自然美景到繁華都城
從手足情深,兒女情長,到家國情懷
他們的歌詠,成就成都千年的風華
所以要了解一座城的文化精粹,首先沿著古人的筆跡,穿越千年,來感悟千世傳誦的歷史與人生風韻、曠世景致,赴一場人文盛宴。
九天開出一成都
萬戶千門入畫圖
——李白
盛贊成都之美,令人對成都的美景充滿心曠神怡的想象。
愿得一心人,
白頭不相離
——卓文君
成都人杰地靈,也培育出古代女子對于愛情的高尚態度。
坐上別愁君未見
歸來斷無腸
殷勤更盡離觴
——蘇東坡
由景及情,一代文豪蘇東坡對于亡妻和成都的眷念,思念之情剪不斷理還亂,倍感哀傷。
烽火連三月
家書抵萬金
白頭搔更短
渾欲不勝簪 ——杜甫
詩人旅居成都,仍掛念親人、心系國事的情懷,充溢著凄苦哀思,充分體現詩人愛國之情。
管樂有才原不忝,
關張無命欲何如。
他年錦里經祠廟,
梁父吟成恨有余。 ——李商隱
由景及理,詩人通過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中去認識歷史人物,總結歷史經驗,波瀾起伏,跌宕生姿,詩和成都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
成都的自然美景和繁榮興盛滋養著文人雅士
他們用智慧將成都之美留芳百世
我們得以從字里行間感受天府深厚的文化底蘊
并繼續承傳下去
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
時逢歲末
新一段旅程又即將開啟
我們繼續用飽滿的熱情迎接2018的到來之外
也向熱愛生活的您發出邀請
希望您能一起來共赴一場文化之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