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平時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來自我學習提升的,如,學習一些營銷學的理論和知識,系統的知識有助于我對市場、銷售和能力的提升。同時,多與同行業交流從他們的現實成功中學習經以及他們的營銷方法。
Q:你認為作為導購員或店長,想要不斷的提升,應該如何做?
A:要想做一個優秀的導購員,必須要熟讀產品知識、“精通”產品賣點和優勢,以及客戶的購買需求。只有用心挖掘咱們產品的與眾不同之處,才能在淋漓的品牌中脫穎而出,創造良好的銷售業績。同時還要將心比心,了解顧客的真正需求。我常常在內心中設想自己就是顧客,如果是自己來買我們圣德保的瓷磚,會有什么顧慮,會更關心哪些方面,會在乎哪些裝修有關的服務。真正做到想顧客之所想,這樣能增強對顧客的親和力,服務意識提高了,顧客自然會放心購買咱們的產品,只有這樣銷售業績才能邁向一個新臺階。
關于三優工程
Q:你對圣德保陶瓷三優工程的作用和意義,是如何理解的?
A:非常榮幸的能夠全程參與三優工程,全程參與后,我的理解更為深刻了,三優工程的作用之大與意義深遠,就是為了提升終端的核心競爭力和導購員的個人能力。我是非常理解廠家的良苦用心,也高度認可三優工程,所以我每天有空就會打開購牛網校平臺、微信百度提問以及官網學習,加強自己的銷售能力。我在此有個建議,希望廠家繼續開展這樣接地氣的營銷事件,同時要讓更多的人全面地參與進來。只有我們更多人參與了,才能對品牌實力、產品賣點、問答營銷及微推廣有了全新的認識,并且都能夠熟練操作了,假以時日,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,不僅僅能夠幫助提高品牌的曝光率,更重要的還能夠從線上引流到實體店,提高成交率,并且提高客單值。
Q:一路下來整個參加三優工程,覺得對你個人有哪些幫助?還存在哪些不足?
A:作為一個入行一年半之久的新人來說,三優工程對我幫助很大,對我的產品知識和營銷知識是個很好的檢驗,對營銷理論的鞏固及加深同時有了更深的認識,給我們營銷方式帶來了便利。在這里要真誠地感謝廠家的領導們,您們辛苦了!我們一定會再接再厲。
Q:你認為是否會有一些經驗,能夠從三優工程里學習借鑒,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,盡而能幫得到自己?
A:因為每個月都要學習,做作業,遞交作業,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強化學習的方式。就拿我個人的感受來說,每個月都要參加月考,參加前都要主動學習一下產品知識,這對我是一種鞭策。假如不參加月考的話,我可能不會這樣主動去學習了,所以考試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方式了。一年下來,從三優工程中也學到了一些經驗應用到實際工作中,如:因為現在我對產品知識有了全面的理解,并且能做到熟記于心,真還幫我解決了一些客戶對我們產品質量的擔憂,運用到里面的實際案例的分析方法來解決消費者的疑問,用專業的營銷方法直面艱難的問題。
A:要說難忘,肯定是越困難越觸動內心才是最難忘的,最困難的就是遇到某些同行,惡意競爭,向客戶說圣德保陶瓷的產品是假貨,質量不好,嚴重詆毀我們的產品;甚至有客戶要求退單。面對這個問題,我首先會換位思考,會理解顧客害怕買到假貨的心情,我會結合三優工程學到的知識,秉著對顧客負責的態度,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的去說服顧客,1.首先讓顧客看看咱們的產品的質量和銷售業績,如果是假的就不可能會有那么多人買。2.告訴顧客咱們不是做一次性的買賣,咱們是做實體的是保證產品的質量和自己的信譽的。并向顧客展示咱們產品銷售的案例,這樣顧客就不得不去信任咱們的產品。3.將顧客購買產品與其他產品進行比較,強調顧客購買的咱們這款產品的優越性。我相信沒有賣不好的產品只有賣不好產品的人!客戶沒有了后顧之憂,買的放心買的舒心,才是我作為圣德保一員最強大的動力。
Q:如果明年廠家繼續開展三優工程,你有何更好的建議?你自己計劃如何做得更好?
A:建議:希望廠家繼續開展這樣的營銷活動,同時能夠給三優工程更多瓷磚家裝專業方面的知識培訓,簡單配磚軟件:如產品花色及家裝的搭配,實際效果出圖,家裝設計知識的培訓,這樣能使我們更專業更貼心的導購服務,讓消費者能有更好的購物體驗和購買欲望。同時,還希望廠家能夠培訓一下家居風水知識,因為現在很多的顧客比較關注這個,如果這方面我們能夠掌握一些,能夠在家居風水布局引導顧客,相信顧客會更愿意選擇我們。
關于身心修煉
Q:你平時在工作的八小時之外,有什么樣的愛好?以及你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什么?
A:除了工作,在閑暇之余,我個人愛好比較全面,喜歡跟朋友逛街聊天什么的、還喜歡下廚房做幾個好菜犒勞一下忙碌一天的家人們。偶爾還會做做運動鍛煉一下身體,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,跑步游泳這些有氧運動都是我的最愛。最喜歡的一句話是:功夫不負有心人。
Q:你最欣賞的人是誰?為什么?
A:我最欣賞的人是馬云,欣賞他可不僅僅是因為他有錢,而是因為馬云的內在,才情。真真體會到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。馬云締造了淘寶帝國和支付寶。馬云的思想和眼界更是具有前瞻性,從他以往的演講中更能體會到,同時他還樂此不疲的去披露改變社會一些現狀,如醫療、環境等,投入到公益事業中,回報社會,這也是我所為之奮斗的。